从南明开始的大明第二帝国 第66章 纳妃

作者:折木灰太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12:11:57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阳历一六八九年,宣武二年六月初。

大明第二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神州之主,华夏共主,大一统思想的拥护者,汉人之主,琉球解放者,江淮流域的解放者,帝国子民的救世主,天下兵马大元帅,伪清顺治江淮防线摧毁者、大明帝国皇帝朱和圣终于要纳妃了!

众所周知,皇帝富有四海,天下只不过是皇的财物,能把这江山传给二世、三世,乃至无穷世,这是所有开国皇帝的愿望,为了确保皇帝有子嗣,华夏的皇帝都广纳嫔妃。

就说说已经驾崩的乾武皇帝朱慈烺吧,第二帝国的创始人乾武皇帝朱慈烺光是登记在册的嫔妃就有了足足数百人,更别说那些没有名分的嫔妃了,那更别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西域的舞女、东瀛的歌姬、蒙古的王女、西南的土司女、朝鲜的舞姬、吕宋的南洋女、再加上帝国内部将官勋贵的女儿,还有文臣的女儿,乾武皇帝朱慈烺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丰富多彩。

更别说伟大的乾武皇帝朱慈烺还有出宫偷吃的好习惯,这就导致他在宫外的私生子或者是私生女都多了几何。

就这么说吧,朱和圣在和字辈排行足足有四十五名了,更别说他还有十几只的皇弟了,最小的大概才两岁。

至于乾武皇帝朱慈烺在宫外的私生子和私生女,据相关情报部门不完全统计,按照帝国军队的编制来算,这些不被承认的至少有一个步兵营之多。

当然,朱和圣的生母自然是帝国本土正日月旗老应天人了,是某个富商的女儿,在刚生下朱和圣的时候就难产而亡。

本来其他皇子多数都能靠着母族的力量来争夺皇位,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皇子的智力和能力都明显不足,最后挑来挑去就只能用朱和圣了。

至于私生子,那自然是不能考虑的。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也终于轮到朱和圣选妃了。

按照第一帝国的惯例,乾武皇帝朱慈烺的选妃流程不仅违背了组训,而且还有极大的风险,要不是朱和圣率先掌控军队,再加上其他皇子要么无能,要么弱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大明的选妃机制,因为第一帝国时期的大多数皇后嫔妃出身微寒,也就与前朝大有不同,第二帝国时期又发生变化。

大明的后宫位号,大体上并无严密的等级分别,对于后宫嫔妃的等级有着很大的弹性,除以皇后为最高之外,贵妃仅次于皇后。

第一帝国时期的成化年间,宪宗皇帝又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以后渐成定制。

大明后宫的皇妃位号,除贵妃之外,亦以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等为众妃位号。

之后在明世宗朝和明神宗朝分别都出现了端妃和恭妃的位号。

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位在众皇妃之下。

但又无严格规定以上位号非用不可,在第一帝国时期的二百七十六年间,后宫除去上述位号外,还出现过端妃、恭妃、慧妃、裕妃、成妃、昭妃,宁嫔等位号。

除去以上妃、嫔的等级分别之外,另外还有婕妤、昭仪、贵人、才人、美人、选侍、淑女、答应等位号杂置期间。

这回,此前频繁使用宫女和青楼女子的朱和圣总算是能有属于自己的嫔妃了。

因为朱和圣此次并没有特别钟意的女子,所以皇后等尊位就这样空悬。

所以,此次纳妃数额并没有特别多。

此次的纳妃流程具体如下:

第一就是由太监进行体态检查:百人为一组,按照年龄身高进行排序,由太监目测平定,高矮胖瘦略有不足者落选。

未被淘汰者开始由数十人为一组,由太监检查身体,但凡有一点不合格的便被淘汰,然后再由每人自报年龄、籍贯用来检查声音,比如说,弱声音浑浊、嗓音粗浊、言谈不清或应对慌张的便被淘汰,此番选秀的语言自然是应天官话最为吃香。

第二便是深入考察:

通过初选的女子,便由年长的宫女引入内宫,进行更深层次的考察,首先,由宫中精心挑选的稳婆会将她们依次引入觅食,通过某些女人之间才能言说的方式,再次从中筛选出幸运儿。

侥幸过关的那群幸运儿就此进入试用期,需要在宫中生活一个多月,根据其性情、作风、智愚与贤惠及朱和圣的喜好,再选出“秀色夺人,聪慧压众”的又一批幸运儿为妃嫔。

为了检验这些进入宫中的试用期的嫔妃,朱和圣就像一头老牛一样辛勤劳作,很多军机要务和政务不得不下放给各班大臣。

最终选拔:

劳作许久的圣君朱和圣就不按照套路出牌了,根据他的选择,他把一些他认为不让他舒服的试用期的嫔妃给筛选掉了,只留下了最后一点点人。

朱和圣也不是什么负责的君王,要不是为了江山社稷,他巴不得天天吃快餐,一次性的多好,反正自己有的是钱,权当是为了帝国的未来罢。

当然,如果不是一个文臣开口,朱和圣的选妃流程大抵就到这一步了。

“陛下,臣有一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希望陛下也能赏光……”

南孔一脉的圣衍公孔子秋在朱和圣耳边提过此事后,朱和圣自然也没有驳了他的面子,选择去孔府看一下他的女儿。

朱和圣自然是见到了此女的真容:

只见一白衣女子执一卷书,品一壶茶,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她的眼神充满着智慧和洞见,她的声音如泉水般清冽,她宛如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优雅地游弋在书香的海洋中……

“呦西!不愧是圣衍公之女,不错,朕纳了!”

“谢主隆恩!”

“哈哈哈哈!”

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朱和圣接受了孔府的女子。

当然,这样的消息自然在朝中也传开了,诸多文臣勋贵也开始向朱和圣“献礼”。

至于礼物是什么,自然不必多说。

在朱和圣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地选择下,总算是有十多只勋贵文臣之女收入囊中。

至于皇后的人选,还是没有。

帝国将整个应天府早早地点缀完毕,就为了朱和圣和他几十位嫔妃的婚礼。

婚礼过程并没有特别奢华花费并不是特别多,据有关部门记载,内帑至少动用了近千万两白银,足足是十数万头农具的价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