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武士成名之作 第19章 奥斯卡书单

作者:火星武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9 09:29:24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这个书单怎么拟呢?这是个问题。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哪些好书被我错过了?想了一下,我决定这样来办。我喜欢看电影,我准备把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原著先找来读一遍。当然,有不少我肯定已经读过,就先从没有读过的开始。说干就干,写作先休息休息,我先查一下奥斯卡的事。互联网真是了不起,我足不出户,马上就能知天下事。这一查,我要读的第一本书就出来了,《西线无战事》,1930年获得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我看了剧情介绍,马上就被吸引做了,找原著,读书去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保卫祖国的名义号召青年参战,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英雄就参了军,他的朋友们也一起参军,为军国主义卖命。经过严酷的训练,他们上了战场,猛烈的炮火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战争。然后他们用杀戮的残酷掩盖炮火的残酷,他们冲上战场杀死别人的儿子,也被别人的儿子杀死,饥饿、寒冷、血腥无情地围绕着每一个年青人,保尔的朋友们一个又一个地死在了炮火、子弹和毒气下,保尔终于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打仗?最后,久经沙场的老战士保尔死于一只蝴蝶,那天,他从战壕里爬出去捕捉一只美丽的战地蝴蝶,蝴蝶太美,他忘记了战争,哪个文艺青年不爱美呢?这个荒谬的决定要了他的命,一声枪响,保尔化蝶。讽刺的是,那天的德军战报上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我在网上扩展阅读的时候,发现2023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又颁给了翻拍的《西线无战事》,同一本原著两次获奖,看来百年前的人们和现在的人一样,都痛恨战争。人类的任何争端,我认为都是可以用谈判解决的,为什么一定要打仗?想到1930年就已经拍摄出了这部发人深省的一战电影,却仍然无法阻止二战的发生,我真的无言,人类的愚蠢确实不能低估。从历史上看,人类的欲望常常会战胜人类的理性,所以我说有一天很可能会核弹满天飞,不是乱说。

继续我的奥斯卡之旅,发现的第二部电影是《左拉传》。左拉是法国作家,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的鸿篇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我读过其中的《娜娜》。娜娜是一个年轻妓女,十六岁就生了小孩,十八岁时上台演戏性感无双受到追捧,成了红极一时的巴黎交际花,上流社会的男士纷纷奔向其石榴裙下,她害得不少人倾家荡产甚至死于非命,自己最后病死于天花。小说挺长的,背景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是上流社会腐化堕落的真实写照。娜娜的玩世不恭穷奢极欲,反映了人性的普遍弱点,让人感慨万千。我在网上找他的另一部有名的小说《溃败》,没找到,只好先等等再看。

现在我看到了一部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是小李子的主演。这部电影我以前看过,相当不错,盖茨比被枪杀在豪宅游泳池里的一幕,让人感叹命运的诡异安排,远大理想瞬间灰飞烟灭。按照计划我找了原著来读。作者是美国的菲茨杰拉德,我觉得他是一个坚定的浪漫主义者。本质上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西部年轻人盖茨比出生贫寒,却爱上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子黛西,他们热恋了一个月就分别了。五年后盖茨比从国外回来已然暴富,然而初恋情人此时早已嫁入豪门,于是盖茨比就在自己的豪宅里,用大摆奢华宴席、显示富贵的方式来勾引黛西,再次成功获取了旧日情人的爱。然而这种建立在金钱上的爱终究经不起考验,盖茨比为了自己的梦想之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幻想的破灭”,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在扑朔迷离的现实社会中,在纸醉金迷的金钱世界上,在颓废冷漠的上流社会里,盖茨比那坚定不移无怨无悔的爱情,纯真得如同一朵盛开的白玫瑰,让人心动不已。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要的是爱情,他更要追求阶级跨越,一个穷人,怎么可能令上流社会的美女爱上自己?只有实现阶级跃升,把自己变成资本家,才能融入上流社会,最终收获自己的完美爱情。某种程度上讲,他是所有穷人的偶像。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拒绝阶级固化,他用个人的能力,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至少在死之前是这样。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悲情故事,本质上讲,这是一个励志作品。如果作者没有把主角写死,盖茨比继续活下去的话,会更了不起。小说继续发展下去,盖茨比甚至可能成为美国总统。说真的,这本百年前的美国小说确实真切地感动了我。人人生而自由,均有无限可能。短命穷人盖茨比就是例子。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我读过其中几篇,但没读完,印象最深的是《竹林中》。说的是一个匪徒杀掉男人霸占其妻子的事情,但是当事人说法不一,三个当事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或者叫证词,每一种说法都有相当大的可信度,悬疑性非常之强。这也太为难刑警了。那时候还没有视频监控设备,也没有指纹识别方法,所以永远也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我理解,此故事的精彩之处正在于其有多种可能性,而不是只有一种可能。这就象人生一样,本来就存在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我们听到的,可能并非事实真相。芥川之所以厉害,正在于他指出了这一点。人性的复杂,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尽管只是一个短篇小说,却真是异常精彩。因为太精彩,所以我又读了一遍。读的时候我联想到另一个有名的短篇小说,非常短,说的是地球遇到大难,人都死光了,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幸免于难,他静静地坐在房间里,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这篇小小说的名字我忘了,但内容一直记得,因为实在是太精彩、太悬疑了。《竹林中》的可能性最多也只有几种,但这篇小说的可能性就太多了,可以说具有无穷的可能性。我觉得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从这个角度讲,我这本书肯定也在此列。你想,如果我们登陆火星,会在上面看到什么遇到什么?真是很有悬疑。你想,如果我们登陆更多的外星,又会在上面看到什么遇到什么?这些可能性真是丰富多彩、无穷无尽,具有无尽的悬疑。由此,人类的想象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满足,因为我们的外星移民计划。写到这里,我感觉很满足,奖励自己几个烤生蚝,配上一杯冰酒或红酒,舒服。

宵夜结束,继续读书,继续写作。罗生门是本好书,还得再说说。其中有一个短篇《杜子春》也写得挺好,这一篇我以前没读过。说的是一个名叫杜子春的唐朝年轻人,被一位仙人指点迷津的故事,仙人曾让他两次获得千金,享尽人世繁华富贵。后来他又想成仙,仙人也提供了路径和方法。后来他历尽千辛万苦未能成仙,却是因为他的孝心。当然,他没有惨死,也是因为他的孝心。最后,一场春秋大梦之余,他悟到了人生真谛。那就是至良知。这个意思王阳明早就说过。芥川应该读过王阳明的书,并且颇有研究,所以他写出了这篇小说。在我看来,这篇小说完全不象日本人写的,而象极了中国的古代神话故事,可见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大。同时也可以看出芥川龙之介有很深的汉学修养,至少南柯一梦黄粱一梦这些典故他是清楚的,否则他肯定写不出此文。说真的,就算一个中国人,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么好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他虽然写的是唐朝故事,而且是一百多年前写的,但就算放到现在,同样有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可以说震聋发聩。你说它是昨天写的,我也相信。好的文学作品,魅力四射,保鲜期很久,生命力超长。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厉害。难怪日本有一个“芥川奖”,此人确实水平很高,可以为后人指一下路。

继续我的奥斯卡电影原著之旅,现在我找到了一部电影《为奴十二年》。同名小说是所罗门于1853年所著,是其亲身经历。所罗门是一个纽约的自由黑人,受过一些文化教育,一天有人以给他介绍工作为名将其卖身为奴,他被迫在奴隶主的种植园里度过了十二年的为奴生涯。如同盖茨比一样,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虽然不幸沦为奴隶,但他从未放弃重获自由的希望,最后通过不懈努力成功获救。十二年后,当他出现在家人面前时,我也是热泪盈眶。人口贩卖这种事,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而且是大规模存在,据说现在仍然在世界上暗中流行,按联合国统计,近二十年来全世界大约有2500万人被贩卖,这是全人类的耻辱。没有任何人有剥夺别人人身自由的权利,因为这种事毫无人性。所罗门是一个强壮的成年男人,但在诱拐和暴力面前仍然毫无反抗的机会,可想而知妇女和儿童面对这些时的可怕处境。《为奴十二年》让人想起《汤姆叔叔的小屋》,与所罗门一样身为奴隶的汤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善良、忠诚,他同样渴望自由,但最后却被奴隶主活活打死。这时又想起另一部电影《被解放的姜戈》,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姜戈一旦被解放,可不是好对付的。如果是我的话,肯定要做姜戈,因为汤姆太软弱。“人善受人欺,马善被人骑。”这话是有道理的。然而,任何时代,这个世界上总是善良的人占多数。

拍成电影的名著还有很多,但我考虑了一下,一直这样写下去,我就成了名著介绍者。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此书的字数就会远远超过计划的二十万字。所以忍痛割爱,名著就先暂且介绍到此。当然,书还是要继续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