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与亲情 第10章 高中生活

作者:寒夜蝉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9 09:29:16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九十年代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处在经济快去发展刚开始。

二根所在全县有六十多万人,二十二乡镇。

全县只有一处高中,高一高二六个班,高三八个班。

农村能考上高中的孩子是凤毛麟角。平均每个乡镇的前十五名。

安心村离县城有六十多里地,二根上学还需要载些小麦到学校里换饭票,所以丫头送二根已经行不通了,二根就得需要一辆自行车。

刘天宝和大根一商量,又给二根买了一辆破自行车,叫二根骑着。

二根上了高中以后,高中的学习方式生了改变,可二根学习方式没有改变,高中知识多老师讲的快,二根停留在初中记记背背的学习方式上。

由于家庭变化,也使二根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看到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差,二根心里很烦躁。

二根从高一开始思想非常复杂,对学习安不下心来。

二根尽量想学,可是脑海里老是出现家里情况,学校要钱怎么办?考不上怎么办?……

时而又出现考上大学地美好喜悦……

二根思想乱了,心绪稳定不下来了。这样对学习影响很大。

二根很想学好,也知道只有自己“跳出农门”才能生活的好些。

家里多少债务的具体数二根不知道,但凭家里生活条件,几乎借遍能借出的钱。

后来为了给大根盖砖瓦房以及结婚,借不到就开始贷款。最后借贷都弄不到钱了。

刘天宝把注意打在了丫头找婆家问题上,将丫头定亲的彩礼给大根娶媳妇。

每次二根尽量多熬夜多学习,但是学的效果很差,二根在高中的学习很差,一般学习在下游水平。

二根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由于思想复杂,内心又不平静,只想着学习,实际学的效果很差。

二根也为自己学习不好很苦恼,高中英语不会,数学跟不上……

二根也着急,二根也很“努力”但就是找不到学习方法,课本的知识二根也记住了,可一考试就是不会。二根不敢将学习情况告诉父母。

刘天宝夫妇忙着大根的事也不关心二根的学习。

二根暑假寒假也做好规划,尽量补习一下功课,丫头也为二根帮忙,在家丫头更是抢着干活,就是为了让二根多学些。

二根闷在房间想看书,可是又学不下去,还不敢出去玩玩。就这样二根成了一个书呆子。

心情不好见了人也不愿意说话,能躲着就躲着,实在躲不开,熟悉的打声招呼,不太熟悉了低低头过去,二根随着家庭经济下滑,而口碑也下落。

那个时候农村学生一般家庭也不是很好,刚改革开放,经济基础都一般般。

象二根这样艰苦的班里也有,最主要是二根受家庭影响大,心态没调整过来。学习方式也没及时改变。

班里八十多个学生,老师也顾不了过来,对二根也没给特殊照顾。

班主任只希望二根能够拼搏努力,生活艰难的孩子很多就是通过拼搏出来。

二根一直很拼搏,但是心绪没全用到学习上,时不时考虑家里的事儿,越考虑家里事学习越跟不上。

高中花钱的地方多,学费也高,学校一要钱,二根好多天静不下来,为钱发愁。

二根都是一个月回家一次,到家以后,家里是冷锅冷灶,吃的东西都很简单,也很少。

家里刘天宝夫妇为大根盖房结婚也是唉声叹气。

二根只能在家里载上五六十斤麦子到学校去换馒头吃,菜就更不要说了,在家带个大白萝卜咸菜。

就这样。高一结束以后,二根的成绩在下游,二根不敢面对父母,自己就是学不进去。

丫头也劝过二根:“你必须学下去,如果你真的学不下去,以后你的生活会更困难。”

这个道理二根岂能不知道,一个月回家一次,二根也是晚回早归,赶紧回到学校,也是尽量平静下心来学习。

高二今年元旦后放寒假前,大根结了婚。二哥的生活更加艰难,杨秀兰看见二根载些小麦回学校就不高兴。

家里二根当时唯一能拿的就是这点麦子了,也就是这点麦子将够吃饱饭,杨秀兰还嫌二根载的多。

二根夏天为了省钱只喝凉自来水,不去打开水喝。

衣服更别说了。破破烂烂的外套还是大根的,大根穿剩的褂子裤子,刘张氏给二根洗洗补补。还念念有词:穷学生,穷学生,越穷越努力。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二根不愿回家,每次回家,家里的东西都在减少,最后就剩下锅碗瓢勺,两把圈椅子,一张破八仙桌。家徒四壁。

二根也没办法,最后杨秀兰掌握了家里的全部,每次给二根的麦子都是定量,一天吃多少,都给算好了。

在这种消极的作用影响下,二根没有彻底改变自己,而是使自己陷入个死胡同头,对学习时间靠的挺长,效率极低极低。

高三学习压力大,二根也为自己学不好着急,夜里拼到十二点,饿了强忍着,二根越是这样思路越打不开。

到后来二根失眠,开始掉头发,高考二根紧张的老是泻肚子,二根考前一进教室就想大便,到厕所老是拉稀。二根都没钱买泻肚子的药。

就这样三天高考,二根考得一塌糊涂。高考结束,二根也知道上大学没有希望,但心里还存在侥幸心理。

高考结束那天,同学们都想聚聚,二根口袋里空空如也。

这样聚会二根可不敢参加,只好整理书籍和铺盖准备回家。

最后几个比较好同学定住不要二根出钱,就为同学一场,三年一起奋斗拼搏,这次分手很难再聚聚。

于是二根留了下来,七八个人在一个路边炒菜摊上,要了菜和啤酒,大家一起开始喝酒。

二根闷闷不乐,大家都开导二根,考不上大学,也可以回到乡镇到小学或初中当民办老师,有机会再参加高考。

二根一听同学提议,感觉自己前途也不是一片黑暗,自己还有机会,二根的心情也好了点。

二十五天后,高考成绩出来。

二根最终高考失利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