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张天勤站在附属二院的肝胆外科诊室里,他的眼神坚定,身穿白大褂,胸前的口袋里整齐地插着一排蓝黑笔,脖子上挂着听诊器,显得非常专业。今天,他将继续跟随叶云老师进行门诊,学习如何高效且精准地处理各种临床情况。

门诊很快就繁忙起来,候诊区坐满了等待的患者,他们或焦急或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叫号。张天勤注意到,叶云老师在看诊时总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抓住病人的主诉,用简洁而专业的问题引导病人提供关键信息。

“下一位,李XX。”护士的声音在诊室内响起。

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走进诊室,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安:“叶医生,我最近感觉上腹部不舒服,而且小便颜色很深。”

叶医生点点头,示意病人坐下,“好的,张医生先给你把病情记录一下,我待会看。”

随后,他对天勤说,“天勤,你先问诊,写一下病史,然后告诉我你的初步诊断。”

张天勤的目光迅速扫过病人,他注意到了对方眼白中的黄染,这是一个明显的黄疸体征。他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了专业的问诊。

“您能详细描述一下上腹部不适的感觉吗?是持续的还是间歇性的?”张天勤问道,同时打开电子病历系统,记录病人的详细情况。

病人李先生皱了皱眉,似乎在回想:“大概有两周了,起初是隐隐的不适,最近变得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吃了饭之后。而且小便颜色很深,我很担心。”

张天勤点了点头,他接着问:“您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者体重下降?”

李先生惊讶地看着张天勤,显然是被说中了的神情:“确实有,我最近胃口不太好,体重也轻了一些。”

张天勤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中对病情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这些症状与肝胆系统的恶性肿瘤高度吻合。他又询问了病人的病史,得知病人曾有乙肝感染,但未进行规范治疗。张天勤的心中立刻警觉起来,这些症状与体征可能暗示着一种严重的疾病——肝内胆管癌(ICC)。

他站起身,轻轻触摸了李先生的腹部,并没有触及到肿块。随后,他安排了血液检查、肝功能测试和腹部超声。

“请您先去做这些检查,我们根据结果再进一步了解情况。”张天勤对李先生说,语气很平静,给人一种很可靠的坚定。

李先生离开后,张天勤立即在电脑上记录下了病人的症状和自己的初步诊断。他知道,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时刻对患者病情保持警惕,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张天勤深知,ICC是一种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叶云老师走到张天勤的身后,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病历记录,点了点头:“你的问诊很全面,病史记录也很详细。你怀疑是ICC?”

张天勤转过身,认真地回答:“是的,叶老师,根据病人的症状、乙肝感染史和体征,我认为ICC的可能性较大。当然,我们需要等待检查结果来确认。”

叶云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很好,你的临床思维非常清晰。我们做医生的,就是要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

张天勤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叶云老师的认可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超声显示肝脏有一个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血液检查和肝功能测试也提示了肝脏的病变。

叶云老师在接到张天勤递来的检查报告后,神色变得严肃。他细致地审视着每一项指标,尤其是肝功能测试和超声报告中肝脏的异常描述。诊室里的气氛似乎也跟着凝重了几分。

“这个病人需要立马收入院,”叶云老师断然说道,他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投向张天勤,“你打电话联系住院总,询问床位。”

张天勤立即点头,他快步走到诊室角落的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通了住院部。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耳边听着电话那头的响铃,心中却在迅速地回顾李先生的病例,思考着住院后可能需要进行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喂,是住院部吗?我找住院总,叶云老师门诊这边有一个肝内胆管癌的疑似病例,需要紧急安排住院。”张天勤清晰地说明了情况,并迅速得到了住院部的回应。

挂断电话后,张天勤转向叶云老师,报告了住院部的安排:“住院总已经确认有床位,可以病人安排床位。”

叶云老师点了点头,他转向李先生,用温和而清晰的语言向他解释了目前的病情和接下来的治疗计划:“李先生,根据您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我们怀疑您可能是肿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我们可以马上安排您住院,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并制定一个全面的治疗方案。”

李先生的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但听到叶云老师的话,他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安心:“叶医生,谢谢您。我相信你们的判断,配合治疗。”

叶云老师安抚地微笑:“您放心,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为您提供最好的治疗。”

随后,叶云老师又详细地向李先生解释了住院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安排了护士协助他办理住院手续。

张天勤站在一旁,目睹了叶云老师与患者沟通的全过程,他从中学到了如何用同理心和专业知识去安抚病人的焦虑,如何将复杂的医学信息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传达出去。

在李先生离开诊室后,叶云老师转向张天勤,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严肃:“天勤,这个病例很有挑战性,但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你要参与到这个病例的全程管理中,我希望这能提升你的临床能力。”

张天勤感到一股责任感在心中升起,他认真地点了点头:“叶老师,我会全力以赴。”

随着这一天门诊的结束,张天勤感到自己不仅在医术上有所提升,更在医者的责任和同理心上有了新的认识。他知道,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在患者最脆弱的时候给予他们支持和希望。他决心以叶云老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医疗服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