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然在此 第8章

作者:作家8fBLiP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4 23:12:42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薇言:“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我问:“那个人是不是阿度?”

我想对薇说,阿度是个好人,就像我师傅一样。

那个人也许不是阿度。

因为,对你坏一点,伤害过你,才会记住,不时记念起。就像阿离咬在无忌手上的疤,像赵敏对不起无忌的师叔们,像周芷若刺入胸腑的那一剑……

但是,不管是不是,我都要离开。故事不能重演。

“我就是要他退,才说那样的话。

因为我知道他想退,给他个机会”

薇问我为什么

我在阿度的牛肉汤群@了师傅,跟他说“各走各路,两不相欠”,看着他退了群,我也跟着退了群。

“那样阿度也不会又碎碎念了。他也没办法,一举两得,不会得罪了他,哈哈”

薇之前说过,阿度受不了别人退群,他守着的那个经历了人来人往、沧桑变化的十几年的老群。薇在我第一次想走的时候告诉过我。

王者出头方做主(娱乐)

吃鸡垫底原为君(一下)

鹰为睐云常振翼(清卿)

士何无米便摧眉(俨然)

激情老鸭海鲜面(娱乐)

散蛋炸鸡裙带汤(一下)

“其实我来了有点后悔,

因为已经戒联半年了

我实话实说,师傅不赞成我对联”

“这不是使命的召唤,而是天意的注定。”

“但是诗词群很多有对联才好玩我也懂这个道理。”

呃。。。不过白起毕竟还是犯了反人类罪

大家都是人种么,又不是香蕉

据说人跟香蕉的基因接近程度是50%

所以吃香蕉不用有罪恶感

白起的名声一直不错

呃……

军事角度是没的说

不过比不上曹操

曹操把军事和政治结合的太好了

不过他俩名声也是一样臭的。

曹公自己也知道,死后还把自己的墓藏起来不让人找到

不过也是因为他掘了人家的墓,所以。。。

大张旗鼓的赞美,确实还是有点……呃

学习坏人要偷偷地学麽。

“挥手指间光隙满,羲和直睹是王郎。”

是我曾经和薇诗的末尾两句。

我们喜爱夕阳,但是又不敢直视,只能挥手挡在眼前,手指间塞满光缕,好想抓住……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

据说六朝时候,有个敢直视太阳的人就是王戎,那个不食道旁李的王戎。

六朝,或者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神奇的时期。那时的人,仿佛都看淡生死。据说历史上唯一流行薄葬的时期——人们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当然,也怕是因着从西汉一直到三国时期,盗墓猖獗的影响。《西京杂记》里就有很多关于明目张胆盗墓的记载。

不是楚染指,是周王室有个太子出逃时携带了大量的王朝典籍,遗失到了楚地。可能由此丰富了楚文化。

相比之下,秦最没文化;

而早于周的商文化上却不输于周,考古上证明。

楚自然是富有文化的,当年的楚辞,是唯一可以和诗经并驾齐驱的旷世经典。

但秦科技最发达

楚的北疆是在河南南部,所以才能问鼎中原。

对,周和楚之间打了很多仗,互有输赢。

秦是吸收了好多被别的国家驱逐的精英人才,最后成就了当时最强的科技。

就像美国吸收了被德国驱逐的犹太人一样。

楚人信巫鬼,重淫祀

淫祀,这种迷信一直到近代都有

比如五通神什么的

就是说有的神明明很坏,还要祭祀他

楚国不也接受了周室的分封么?

打归打,臣归臣,

就像后来高句丽跟唐朝那种态度一样。

因为他们也确实能打

文化上也不弱

甚至很长一段时期瞧不起日本

楚是凤,周是龙。楚是不向周纳贡的!更不尊周天子!

楚据说进贡包茅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周昭王攻楚回来淹死在汉水

包茅是啥,茅台酒吗

缩酒用的

看来还蒙着了一点边

唯独宋朝有点特殊,因为现代历史学家有的并不把它当作实现大一统的王朝来算

不过中国这个和欧洲发展好像有点相反,欧洲很多国家反而是近代分裂新生的,比如荷兰、比如德国

欧洲的罗马帝国名义上有一两千年的国祚

嗯,东罗马续命

直到近代还有神圣罗马帝国

也就是后来德意志的前身

日本的菊花王朝虽然没落,一直没断过

从公元前660-现在

血统上算是

不过日本上古的史书是伪造的

这个呢,其实有点可悲啊。真正值得用好墨的人,又有几个用的起呢?

包括诗词艺术,很多也不过是沦为消费品罢了

老杜早年科举不得意,最终,也是靠献了三大礼赋,才得了皇帝开颜,赏了官做

这个也不能说可悲,在古代,精英阶层都是读书人,最有才华的人也都是这些人,这本来就不是给一般百姓使用的东西,现在教育普及了,一般人也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爱好,文化不再被精英阶层垄断,才会出现有才却用不起的现象

所以吗,过去是,学成文武艺,售予帝王家

现在允许的流通多了,过去是没有条件进行这种流通的

因此也不需要文化普及

需要的只是常识普及罢了

认字从来都不是必须的

老赖没有师傅写的好

不,我比他差远了

看不下去

都不要比了[表情]

坏人我做了

别争了,算清卿老师的。

他们都比清卿老师写的好多了。

有清卿垫底,今后大家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放手去写了,不要有任何顾虑。

今后,谁也不要跟清卿老师比谁写的差,那样只会自讨苦吃,最后会输得很惨。

清卿老师刚才也填了一首,作为垫底。

南乡子.枯荷

作者/清卿

顾影暗香残,犹有枝头碧玉盘。

清梦半生随水去,如烟,今夕霜风夜露寒。

凝立宛当年,静水曾经照白莲。

老处不需君过问,随缘,俗子凡夫莫相怜。

这首也许是阿度冒充清卿写的,不过骨格确实是清卿的,她确是那么一个骄傲且坚强的人。

无法想象她平时的工作竟然是掌舵,在江河上乘风破浪。但是仔细想,确又是符合她的性情的。

很多热爱诗词的人,他们有各种不同的生涯,有在工地上打工的,有开饭馆的,也有当医生的,或在荒凉的野外搞勘探的,这些都不能使我去想象一个柔弱而美好的女子,在江上搏生涯那样的惊诧。她在江上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又是在江上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我也没有想到,她还会经历更大的风浪。

临江仙·赠清卿

文/俨然

婵媛一棹春波里,少年桥上痴情。

等闲风雨更霜冰,可曾消得眼波横?

故事成书收入笥,指间谈笑倾城,

仙宫只应略经行,卿卿消息见归舲。

告诉你,你这首临江仙,成事实了

她老公意外离世了。

这首的确好,而且感情真挚

大致听过了清卿的故事,觉得很传奇

美好的故事。唉,没想到……

我和蕪不是在诗词群认识的,因此,我觉得牛肉汤群这种一天到晚可以胡扯八道,而且有故事的诗词群,更适合蕪。

但是,平时最多的还是我和薇单独的聊天。

你为什么这么在意评论这样是写不好的即使写好,也和别人没区别怎么让别人左右自己好吧,我曾经也是这样你以后会明白的什么都不重要,真的不重要是啊,我明白。我并不在意评论啊。我只在意我在意的人给的评论。无理而有趣,薇师风格大爱。很多写出来是给自己看的有的诗读不懂也喜欢无法解释,就是那种形式很吸引人而且读了多少遍也记不住就是说形式已经超出内容了我很喜欢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写的很好的诗。唉,诗人品性跟作品,真是两回事。诗是不分贵贱高低,写小我才是真性情。那些看上去很有文化的诗,都不是好诗严沧浪说过,勿以才入诗那个莱,跟我仇人是好友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啊对啊我仇人我们之前是很好的网友好到她什么事都跟我商量我也把我所有喜欢的群都告诉了她我到现在也没把她当敌人关键是那个人说他出家了啊,我想我仇人更恨我了随随便便就说剃度了,剃度哪里那么容易,该不会就是去理发店里换了个发型哈哈哈有可能的可以这当然可以娃好惨也要注意说话方式嗯嗯,我都不啰嗦的,就事论事吧,不人身攻击

看他们的诗,感觉就是一个个字词句;看薇师的诗,就是一整首诗,没有堆砌感。对,看到的是画面,而并非笔墨

就是写诗要有傲骨的,哪怕做一个坏人

我师傅没交作业,肯定出了什么不好的事,头像黑板一块

我上次遇到过,有人突然把头像改成全白的

不是啊,现实中的事,有什么好问的

还没转正吗?

莲师早日江山稳固,我好回去玩。

好像俨然喜欢的那个老师写的

是的,发给她看的

这师傅真好

这样的师父先给我来一打

这师傅真好

我师傅,他他他,隔着组跑去点评人家作业去了,真是闲的

我勒个去,我师傅胡乱点评的那个家伙,也跑去跨组评了我师傅的作业(他老人家居然第一名交作业),估计后面的人一脸懵

他俩还算就诗论诗,没冒火星子

他嫌他直白,他嫌他过分蕴藉

我师傅被他那个老群主带歪了

什么蕴藉不蕴藉的

想怎么写怎么写,该直白就要直白

个啥青青,美才女,写的不如薇师

最多只配当个随园弟子

薇师是自成一家的

诗是写过自己读的

不是写的时候,想着给别人看,博赞的

不过是上流社会名媛淑女的游戏

我比较反感这种把现实代入网络的,赛博世界,人人平等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现在感觉自己都没有地方去了

蘅拉我了,我去还是不去呢

薇师像是忘带钥匙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门外的人

哈哈

就知道她没睡呢也是夜猫子

再不回去就要像苏东坡了

写首关门外的诗

回来吧,给你开欢迎会,把他们都闹醒

要么把群主推翻算了,薇师当群主就好了

估计用不着回去了,彻底翻脸了。

那我师傅还寄存在那呢

我是为薇师来的,薇师走了,我也不会回去了

回头再想办法把我师傅,寄哪好呢?

但是牛肉汤群是比别的群好玩,比较真诚吧,想说啥说啥。

我和我师傅还不是翻脸过,中间九个月没有说话;现在和好了,即使不说话,也不会觉得难受。

别的群,我想不出来可以的办法。

也多谢这个群了。

我告诉过薇,虽然我把蕪看作师傅,但在诗词方面,蕪并没有教过我许多。

怎么说呢,真正够称得上师傅的,不是教技能的那种,而是一句话两句话让你听进心里,影响到行动和决策;以及,他真正可贵的价值观影响到你;或是,他真心为你好,单单为你而说的话。

“也悲摇落也怜开,人世看花得几回。

去日消沉徒自苦,孤云对坐我何哀。

几多书剑成先折,大有英雄属后来。

何必倚楼添怅望,风流今古各登台。

前三联的意气都很消沉,首联怜花因为人生苦短,颔联自哀自苦,颈联书剑折,英雄后来。结句说今古各登台,戛然而止。登台干嘛呢,他是怎么收束掉前三联的各种悲叹的。我认为该作品比较失败的一点,就是缺乏清晰的表意。似乎说了什么,又什么都没有说。”

这个是他自己评自己的诗。

自己知道毛病却又不改,真是服了他的。

其实他以前的五古写的不错:

“……

风归风起时,雨栖雨落处。

坐听檐水声,忘心之何物。”

“什么也不想,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最好看……

深思高举,毕竟令人疲惫

天真句,才动人……”

再好的诗人都有写的差的作品,

只不过他们偷偷藏起来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