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3279章摸良心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网游 更新时间:2024-06-10 23:05:12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或许在每一个朝代快要倾倒的时候,总是有人会惊觉,然后大声叫喊着示警,比如喊着,『大汉快完了啊!完了啊!』

可是即便是所有人听到了这个声音,可依旧会做着各自不同的事情。

然后各个朝代,有各种不同的人在察觉危险的时候,都会在喊,可依旧没人听。

或许是因为狼来了喊得次数太多了,还会惹来不少的嘲笑。

看看,那个白痴!

孙坚半道而崩,孙策还未崛起便是身亡。或许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种巧合,但是在对于谶纬很是崇尚的山东士族,江东的这些文人士子来说,这其中或许就代表了一种意思——

孙家没那个天命!

其实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江东在相互扯皮的事情,都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更多的像是闹剧。可是在当时当事的人的眼中,这些却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江东的这种『党争』的氛围,完全都是由孙家造成的么?

显然不是。

大汉初期刘邦知识储备不足,完全不懂怎么治理国家,即便是他通透人心人性,可是这规章制度不能靠他一个人天天盯着,所以必然就沦落成为了士族子弟手中的桃子。

汉武帝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结果他也没想好要怎么解决,于是董仲舒送上了一根拐棍。汉武帝顿时觉得三条腿走路就稳了,可是他也没能想到,三条腿走路虽然确实稳了,可是他永远跑不起来了,甚至连两条腿应该怎么走都忘记了。

汉灵帝时期也想要遏制一下越发膨胀的地方世家士族,可是党锢反而激发了更大的党争。一些后世键盘侠所谓的拉一派打一派的大聪明策略,实际上在没有一个先进纲领的情况下,无异于痴人说梦。就像是后世果党也有喊出『十万青年十万血』的豪迈口号,也有少部分的忧心为国清廉执政的人,可是脱离不了阶级的镣铐,也就蹦跶不起来。

江东的争斗,一般是限定于在嘴皮上。

但偶尔也有血。

文人吵架基本也是不服就干,一样能致人死地。

一般的方式,是先占据道德制高点,以君子自居,把对手定位为小人。不管有没有犯罪的证据,先说对手居心不良,这种诛心之论,让人很无语。文人耍起流氓那就是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干着最龌龊下三滥的事,就像有砖家说大气污染是自行车造成的,说农民可以在城市买房开车回乡下种地……

关键是这些类似于后世砖家的文人士族,偏偏还或多或少掌握着国家的权柄,影响着国家的资源分配,所以危害非常大。

那么,在后世都杀不净,除不绝的这类文人士族,在大汉当下江东这里,能除干净么?

所以孙权对于周瑜有这种极其矛盾的态度,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孙权极度缺乏安全感,造成了他怀疑一切人都是要害他的心理阴影,也使得在孙权死死捏住手中的权柄,不愿意松开,因为这是他最后的一根稻草。

孙权和刘备完全不一样。

刘备一生坎坷,老来方得权势,对待权柄也是能拿能放,而孙权死后,会将权柄留给自己的孩子,还是他兄长的遗腹子呢?

很显然,孙权放不下。即便是孙权的权利是从他兄长那边继承的,但是他也认为这个权柄是自己的,一定要留给自己的孩子,并且将这一条奉为圭臬。

孙权如果不是无可奈何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是不敢放权给周瑜的。

因为他害怕,他害怕孙策之前说的话,真的就变成了现实。

他害怕失去权柄,失去一切,虽然他会表示是为了孙氏的基业,但是实际上他心中清楚仅仅只是为了他自己!

早些年孙策战江东的时候,无疑是一步妙棋。

但是很快,孙策就下了一步蠢棋。

三国演义当中是说孙策以传国玉玺换了袁术的兵马,但是实际上袁术同意孙策去江东的原因是孙策表示他父亲之前对于江东士族有恩,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替袁术拿下江东,而且还不要袁术投入多少,所以袁术才将孙策的部曲发还给他,没给额外的兵马。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打下江东是孙策这辈子的高光时刻。

但孙策太现实了……

或许在后世之中,现实一些,是一件好事,甚至还可以成为一个被称赞的优点,可惜在大汉讲究的是忠孝仁义。

所以在江东的文人士族眼中,孙权他爹无故杀了太守,他兄长无故杀了士族,这尼玛孙家瘪三现在说是要讲诚信了,说要真善美了,谁信?

或许在孙策临死的时候,他也知道留给孙权的是一个烂摊子,所以才有孙策曾对张昭说道,『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其实就和刘备在白帝城所说的是一个味道。罗老爷子之所以将孙策的话删除了,目的就是为了让这句话成为刘备的版权,要不然就没有白帝城托孤的震撼效果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孙权对于周瑜的这种矛盾心理,就非常好理解了。

还有孙权对于张昭,也是如此。

他既信赖周瑜,又提防着。

不是提防周瑜这个人,而是提防着周瑜所代表的所有军事力量。

孙权非常清楚,如果放任军事上的这些将领实力膨胀,那么现在周瑜活着,或许还能控制得住,可是万一周瑜死了呢?到时候军事权柄过大的骄兵傲将一合计,推举周瑜孩子上位,那么孙权是不是就要乖乖下台?

若是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孙权到时候拿什么去和军方顶?

拿天灵盖么?

就算是周瑜确实是值得信任,不会背叛孙氏,可是周瑜的兄弟孩子亲属呢?孙权害怕啊,他觉得『周瑜』这两个字,可不是一个人,是一大帮子人!

孙策和刘备都有魄力告诉天下人,若是自家继承人不争气,那么『君便自取之!』

可孙权没这个胆量,他只敢喊着『摸摸你们的良心!』

而事实上,孙权即便是到现在,还有机会重振江东士族的信心。

只不过么……

……

……

周瑜当下就在摸着胸口。

不是真的摸良心,而是他的病情反反复复,已经很长时间了。

俗话说,男怕咳,女怕拉。

周瑜为了治病,还吃了金丹,虽然一时能够激发出身体潜力,但实际上也将元气掏空了,药效一过便是越发的严重。

乱吃药,真会死人的!

此时此刻,在宅邸内院的书房当中,周瑜正和急急赶来的鲁肃对坐一处,两人都是脸色难看。

周瑜是病得难看,而鲁肃是忧虑得难看。

周家书房之中装饰用度,自然也是江东数一数二的,不管是墙上挂着的,还是桌案上摆着的,亦或是最不起眼的在角落里面的除尘之物,都是精雕细刻。

可在此时,两人却将这些器物视若无睹,只剩下满眼的悲哀和忧愁。

『江东啊……』不知道过了多久,鲁肃才长长叹息一声,『这些人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啊!』

孙权都能知道朱治是在做什么,周瑜和鲁肃又怎么可能不明白?

朱治在保全自身,保全朱氏的地位。

可是为了保全其自身,朱治如今的做法就等于是将江东给卖了。

舍弃了江东的未来,为的就是能够让朱氏上下过得更好。

说起来,当然是江东的制度有问题。

这也是孙家上一代就遗留下来的问题。

因为孙坚不懂政治,所以孙策也不懂,一直到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算是勉强回个头,但已经有些积重难返了。

周瑜也清楚江东制度上的缺陷,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在尽可能的削减老一代的影响,甚至包括他自己。

人都有私心,这没有错,但是如果以人都有私心这句话当成是挡箭牌,行鬼祟之事,那又是谁的问题?

周瑜有没有私心,也有。

可是周瑜至少没有将自己的私心凌驾于孙氏基业之上。

鲁肃同样也有私心,可同样的,他也不会因私而废公,所以周瑜和鲁肃能聊得起来,相交投契。

但问题是,周瑜和鲁肃遇到的是同样也有私心的主公,孙权。

『我去找主公一趟罢……』周瑜咳嗽了两声,轻声说道。

他的身体其实已经很虚弱了,连说话都不能大声一些,否则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按照这样的情况,如果孙权有什么疑难问题,理应上门来『请教』才是,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周瑜要主动上门去『请示』。

『公瑾!你这身体……你且安心在此休养!我先去一趟!』鲁肃站起身来,二话不说就往外走,『来人!备马!』

周瑜伸手想要呼唤,却剩下了咳嗽,等咳完了,鲁肃也走了,只能是闭目而叹。

叹息幽幽。

……

……

『子敬要见某?』

孙权皱着眉头。

沉默片刻,孙权点头,『有请!』

鲁肃见了孙权,拜倒在地:『主公!有难矣!』

孙权即便是再装沉稳,听闻此言,也是不免心跳肉跳脸皮抽搐,尤强装笑脸说道:『子敬莫非是在说笑?江东……江东何难之有?』

鲁肃抬头,面容严肃,『非江东有难,而是主公有难!』

孙权终于色变,『可是有人谋反?!』

鲁肃摇了摇头说道:『无有谋反。』

『哦……』孙权重新坐下,『那么……这有难之言,又是从何说起?来来,子敬先坐,坐下再说。』

鲁肃谢过,然后走到一旁坐下,『如今斐曹两争,主公尊意如何?』

孙权沉默了片刻,摇头说道:『未有定论。』

『主公以为何人可胜?』鲁肃又是问道。

孙权叹息一声,『原以为曹丞相有百万之众,又可借天子之名,征讨关中,无有不利。然如今……似乎,嗯,斐骠骑着实顽强,据河东以战曹军。而曹军远征日久,粮草恐是难以为继……如今看来,倒是斐骠骑胜算更大了……』

鲁肃沉声说道:『既是如此,朱君理袭取江陵,明面上是得了郡县,实际上是害了主公!』

『这……这是如何得说?』孙权见鲁肃弹劾朱治,心中还略微有些得意,毕竟朱治代表了军方的元老体系,鲁肃如此摆明车马的表示朱治有罪,那么也就意味着鲁肃不会和朱治穿同一条长袍。

这就很好。

鲁肃又说道:『朱君理得了江陵,便是绝了主公退路。此事并非仅是恶了丞相,乃主公出尔反尔,背誓违盟,使得主公背负不义之名,将来如有危急,又有谁能相助?如今若是天下归一,江东众人皆可降,唯独主公不能降。』

孙权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和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一样,江东的文人士族并不待见孙权,所以他们也不在乎孙权的未来。

『如今计将何出?』孙权问道。

『主公当以连曹抗斐!』鲁肃沉声说道,『天下诸侯多灭亡矣,独有斐曹存于江北。今曹久战不下,斐势已强。主公若欲全江东,则当联曹。』

孙权皱眉说道:『如今斐曹大战,曹军若胜,进可得关中,囊括北地陇右,待其平复之后,江东自是危急,届时安可抗曹乎?』

在之前的战略布局当中,江东其实早有背刺曹操的意图,目的就是为了让斐曹二人在北面相互争斗,而给江东发育的机会和时间。

可现在的问题是,曹操远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强大。

周瑜初期估计虽说有误,但他毕竟是一流人物,很快就根据各种情报,判断出曹操如今劣势很大,尤其是在豫州的眼线传递回来的消息,更是让周瑜觉得斐潜深不可测,实为当世之强敌。

大汉当下,确实没有几个士族子弟懂得什么保密意识。

虽然说周瑜得到的消息,已经算是不知道几手的了,而且时效性也非常差,可是依旧能够让周瑜从其中查探出一些斐潜的马脚来。

尤其是鄯善条约之事,更是让周瑜唏嘘不已。

起初的时候,周瑜也和山东士族子弟一样,觉得是斐潜吹牛,结果没想到还真的等来了鄯善国的投降国书,以及签写的鄯善王城城下条约。

随后就有陇右段氏带着西域人到了许县,轰动一时。

江东探子自然也是亲眼目睹,亲耳所闻。

周瑜判断,鄯善的这事情不是曹操不想要遮盖,而是根本就遮盖不了。

而且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当鄯善国的条约递送到了许县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斐潜其实早有准备……

这个准备,可不仅仅只是针对于西域的。

所以,周瑜就假象着他如果是曹操,在知晓了这个消息之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撤兵了。

可偏偏曹操就是不撤兵!

于是周瑜就明白了,不是曹操不想撤,而很有可能是曹操根本就难以撤下来!

江东士族的尿性,周瑜也懂,所以他对于山东那边士族文人的情况,稍加打听之后,周瑜就确定了一件事情。

如果曹操此战失利,恐怕一生就止步于河洛了……

对于江东来说,还多多少少有一个大江可谓是天险。可对于山东来说,有什么地方可以像是大江一样,拦住斐潜的骑兵么?

没有,没有啊!

所以曹操只能是咬着牙撑着。曹操将西域鄯善等人送到了许县,或许其中也有想要让山东士族文人们知道如今斐潜兵强马壮,灭国屠邦便是翻掌之间,唯有精忠团结,方可抵御。

但是很显然的是,山东士族子弟和江东这帮子人是一模一样啊……

内斗技能点满,差一级都不好意思去见人,可要是一对外,那就是膝盖技能点满,救一根洋丁丁都值得作为学医为官的毕生荣耀奖章。

『曹丞相……』孙权听了鲁肃的分析,还是有些犹豫,『果真就是如此……嗯,如此颓废了?』

这不能吧?

也难怪孙权会怀疑,因为不管是山东还是江东,这帮谋士都喜欢先上来就是说什么孙权印堂发黑,大祸将至。起先的时候孙权被吓得一愣一愣的,可是后面就发现,这群傻逼是将孙权当成了傻逼,于是疑心病自然是越来越重,对于所谓大祸临头的免疫力也就越来越高。

而且孙权和周瑜鲁肃等比较侧重于军事方面上的考量所不同,孙权的思维模式更注重政治。

『那么,依子敬之意,应是如何?』孙权没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鲁肃沉声说道:『请主公即刻免朱君理都督之职,还江陵于曹军!重修盟约,共抗骠骑!』

孙权起身,背着手在厅堂内转着圈子。

罢免朱治不难,因为本身朱治就是吃了败仗,并且又不听号令擅自攻打了江陵,孙权就有些想法要搞朱治了,但问题难在如何与曹操重修旧好,破镜重圆上……

这不就像是捅了曹操菊花一刀,然后说抱歉,我手滑了一下?

『主公若是有此意,肃愿为使,北上重修盟约!』鲁肃拱手说道。

『嗯……』孙权沉吟着,片刻之后,略有迟疑的问道,『都督……病情如何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