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创业艰难,从官渡之战开始 第65章 拱火

作者:狂楚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6 18:54:31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回去告诉你家眭将军,便说田钧谢过他的好意。”

田钧指了指那一营正在后撤的兵马,示意给传信的小卒,那就是眭固的部曲。

“请再转告眭将军,就说是我让他在驻马川上安营扎寨,部曲若缺粮秣,我黎阳自会供给。”

小卒领命作礼,便飞速下楼出城去了。

“看这阵势,恐怕不交斗到今夜,是分解不开了。”

“我只怕这一场内斗,会被曹军钻了空子。鹰洋渡对面就是濮阳,若是张辽亲领大军攻来,为之奈何?”

田钧的担心不无道理,淳于琼麾下部曲人数虽众,但已缠斗在一处,注定是两败俱伤的下场。如果曹军找准时机劫营,必然可以大败袁军。

虽然淳于琼等人自相消耗实力一事,田钧乐于见到。但是让曹军浑水摸鱼、占得便宜,他却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这些散乱不成编制的士卒,是田钧目前所急需的兵源,绝不能放任从手中溜走。至于淳于琼等人,不管是死是活,都是他送去邺城提亲的筹码。

“公子,淳于琼部下有两万余人,纵使交斗其中,岂能卒解?张辽再有勇略,又怎敢仓促进兵。”

李典别出心裁,表露出不同的看法:“我以为曹军要么不来,要么一定全线而出。”

此言,让田钧恍然大悟:淳于琼麾下分成两部乱斗,一两日间难以分出结果。但是随着时日一长,矛盾只会越积越深,再也劝和不了。

到那时,才是击破这两部人马的最佳时机。

“曼成之意,是说曹军不仅会从鹰洋渡过河进击,甚至白马、汲县等地,都有可能,意在将荡阴、黎阳一线尽数扫荡?”

田钧不敢排斥这种可能,因为曹军前线的大将,如夏侯惇、曹仁、乐进、张辽、徐晃等人,都十分擅长进击,个个以摧城拔寨、争锋陷阵闻名。一个不谨慎,恐怕就有全盘皆输的风险。

他也再一次发现,原本只是为了赚淳于琼,可随着自己一个小小的计策施展开来,又演变成事关袁、曹双方阵营的大战。事态,在不知不觉中严重起来。

田钧啐了一口,暗骂道:这冀州四战之地,真不是创业起家的地方。

“某只是猜测。”

李典有些尴尬地抱拳,他只是基于自己在曹营的见闻,以及对曹营大将、谋士的了解,才做出的推测,至于准不准,就不敢保证了。

“不过,私以为今日算成喜事已了,我最好还是连夜返回荡阴,才是上策。”

田钧深以为然,李典之言可取。将荡阴交给他,田钧十分放心。

“回荡阴之后,仍旧由曼成你主持军政。此前功劳,我早晚替你请来赏赐。”

“此前由于乐进强攻,荡阴损失惨重,如今就是算上解厄营,想必城中也不到三千人。曼成,若是曹军派一营以上部曲前来攻城,我允许你弃城。”

李典点点头,对田钧的信任更加感动,他深深一拜,道一声“唯”后,不再赘言,径直下城。

荡阴一地,随着田钧站稳黎阳,其地理优势已退居二线,不再如先前那般重要。只不过它距延津、汲县都很近,田钧就怕曹营诸将想不通,非要咬着此地不放。

“子龙兄长,我有一件鞭山煮海之事,遍观营中诸将,非你不可。”

随着淳于琼已抵达黎阳,距离袁绍派出颜良、郭图等人为先锋、进围白马一事,已经不远。事实上,刘备已经在袁绍面前进陈此事,只不过被暂时搁置了。

田钧不愿意在这个期间,还将战火烧到黄河北岸,消损手中兵力,因此心生一个大胆的想法。

赵云便上前一步,沉声应道:“势先若有托,云但凭驱驰。”

“这几日由于士卒足备,解厄营骑卒已有百人,而算成手中的并州飞骑,更有六百多人。我想将他们都交到你手中,然后——”

田钧顿了一顿,双眸抓住赵云,指着城外画了一个圈,笑道:“带足粮秣,走汲县、获嘉,过射犬,自孟津渡河,到雒阳城下耀武扬威。待曹军前来逆战之后,你就东去嵩山,截断曹军粮道。

之后两夏侯、曹仁等曹营诸将势必对你围追堵截,你再到密县虚晃一枪,退走敖仓,从杜氏津渡河北上,然后沿汲县回黎阳。不知兄长,可敢一试?”

众人闻言,不由冷汗直流。因为田钧这一手,不仅胆大包天,更可谓羊入虎口。虽然骑兵具备机动性,且沿途没有纠缠之意,但是这一路所过之城池、关隘,都有曹营大将驻守。

他们都明白田钧话里的深意,无非是将黄河以南、原武以西的曹军都调动起来,分担黎阳正面的压力,为吞并淳于琼所部争取时机。

此事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领命之人,要将头颅挂在裤腰带上,稍有不慎,便有全军覆没之险。

更别说到雒阳城下转一圈,这种操作简直让闻者摇头,听者落泪。如果不是他们知晓田钧与赵云情同兄弟,势必都要怀疑田钧的动机是否单纯。

“有何不敢?”

赵云抱拳领命,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之事:“这两部军马我操练数日,总以为黎阳城外地势狭隘,不利奔跑。且没有经过真枪实战,难成气候。如今势先之言,本就我所愿也!”

“壮哉!赵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田钧称赞一声,他虽为赵云的气魄折服,但是不敢小觑此行的艰难,便握住赵云双拳,诚心说道:“兄长,此一去刀山火海,事不济时,可以便宜行事。”

可以便宜行事,是一句场面话。赵云如何不清楚,这话换个说法,就是如果陷入重围,到了不能脱身之时,可以投降曹军。

他当即冷哼一声,佯怒道:“大丈夫既领重命,便矢志达成,至死方休。岂有中途旋踵,改旗换帜之说?”

见田钧默不作声,他又拍了拍田钧双臂,笑道:“势先且宽心,我遍观曹营,还不见能取我性命之人。”

的确如此,田钧重重点头,这也是他唯独敢将此任托付给赵云的原由。

于是从怀中取出一张草图,并一个锦囊,递在赵云面前。

“兄长,草图之上,我已将线路勾明,你只需要按此路杀个圈圈,便有大功于河北。”

“至于这锦囊,遇难之时,可救你性命。切记,此物只能在你万不得已时,方能打开。”

赵云颔首称是,将两件物品郑重接在手里,然后放入怀中,贴心保管。

入夜之后,城外依旧火光冲天,袁营双方兵马虽已休战,各自分开,但他们不敢酣睡,都怕对方劫营。于是挑起火把,士卒和甲而睡,将整个东面映的亮如白昼。

到底都是袁绍麾下的大将,并没有因私愤斗得太过离谱,一定程度之后就选择停手。田钧见状,当即就不乐意起来,为了让他们继续干下去,又想出一个极为可耻的计策。

由于先前招募流民之时,他借机收揽了一批亡命之徒,此时就起了作用。

“田奇,嘱你一事。”

田钧招招手,田奇赶紧贴上去。

“叫几个死士,今夜悄悄摸到韩猛、蒋奇营寨,然后借机将他们粮草点了。记住,不管成与不成,都交代他们一面往淳于琼中军亡命,一面高声呼喊——淳于琼带人杀过来了。”

田奇不敢置信,仿佛被雷劈中一般:少主这说的哪是计策,分明是在拱火。只怕韩猛被死士一闹,再也睡不着觉,非得连夜再和淳于琼见个高低不可。

他摇了摇头,心叹一句“这伙人将营寨扎在黎阳城外,真是倒了血霉”。遂领命作礼,转身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